分享好友 旅游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龙里县龙山镇:旅游治贫 振兴乡村

2021-11-11 17:494570

近日,《2021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以下简称《案例》)在北京发布。《案例》收集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50个典型案例,龙里县龙山镇入选。

“变化太大了。”谈起龙山镇,村民们言语内外都表达出这层意思。

王德平印象最深刻的是交通,“一条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那时候,大多年轻人都不得不外出务工,“不然能干嘛呢?”王德林带着妻子离开村子,一个去跑货车,一个去县城做餐饮店。

所有现象总结起来不外乎是:穷。

 

曾经的龙山镇有2个深度贫困村,14个省级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不成型。龙山镇的脱贫攻坚工作被龙里县委、县政府视为一块“硬骨头”。

“硬骨头”怎么啃?乡亲们的致富路在哪里?

龙山镇政府往南10余公里,大大小小的草坪组成了一片面积9万余亩的大草原。草坪与草坪之间有下切的深沟,形成奇特的高山草原景观。

群山环抱着绿油油的草地,草地上春有山花烂漫、夏有白云悠悠、秋有风情无限、冬有白雪皑皑。尚未开发的时候,已有不少游客慕名前往。

答案已然明了。发展旅游,以一业带百业,这便是龙山镇乡亲的脱贫致富路径。

2016年7月,投资3.5亿元的龙里油画大草原旅游项目建设启动。龙里县政府采取“旅游+扶贫”的模式,整合贫困户扶贫资金,投入464万元入股景区项目建设。

2017年,入股的893户2987名贫困户拿到了第一笔保底分红,共计37.12万元。旅游项目建设中,解决周边近200村民就业问题。

2018年4月,一期工程竣工,推出观光索道、“石屋”别墅、3D玻璃桥、滑草、滑索、草原沙滩等一大批旅游业态。在交通优势的“加持”下,龙山镇油画大草原成为贵阳市民近郊游目的地之一。

草原引客,还要出招留客,让更多村民从中受益。

2018年,龙山镇鼓励、引导村民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作文章。

2008年,王德林夫妻俩回到村中,办起了“林芬农家乐”。油画大草原迎客之后,农家乐生意越来越红火。经营规模一扩再扩,王德林将老家原本闲置的房屋全部改造成餐厅,服务员从原来的3个人增加到现在的10余人,改造之后的农家乐能同时接待百余人就餐。 

如今,镇上已有40余家农家乐、民宿,还专门成立了“农家乐协会”和“农家乐协会党支部”,引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2021年,龙山社区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景区带动村民自主创业,还解决了部分无心、无力创业村民的就业。

龙山镇余下村小寨组的禹学英,是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爱人、儿子听力都不好,要照顾他们只能在近处打点零工。没活儿做的时候,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都没有收入。”

龙里油画大草原开业后,禹学英成了游客服务中心的保洁员。“走路10多分钟就到景区,一个月有2700元的工资,真的是过上好日子了。”

游客在龙里油画大草原游玩。

除了油画大草原,龙山镇还将“旅游+扶贫”这一模式植入贵州龙里水乡旅游生态城中。通过分红、解决就业、鼓励创业等方式带动区域内贫困户脱贫。

随着龙门镇文化旅游生态公园小镇、龙里水乡、飞跃丛林、油画大草原旅游区等一批旅游景区建成运营,龙山镇旅游引客能力更强,释放出更多红利。2020年,龙山镇16个贫困村、1399户572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涌动着生机的龙山镇,唤回了外出务工的年轻人。湾滩河镇的杨友莲听说油画大草原有优先聘用贫困户的政策,毅然返乡,成为景区内南卓假日酒店的员工。如今,月收入超过6000元。

脱贫摘帽只是起点。在乡村振兴阶段,龙山镇计划继续做好旅游产业,让旅游业成为该镇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全市1/3精致餐饮都在这 广州发布3个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
全市1/3精致餐饮都在这 广州发布3个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

0评论2024-05-15515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