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的殷殷嘱托。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简称“海南州”)地处三江源、青海湖、黄河流域三大重点生态圈,承载着青藏高原生态变迁、黄河形成演变等厚重历史文化和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近年来,海南州不断释放生态旅游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感受环境之美、生态之美。
龙羊峡景区:红色水利文化带你触摸激情岁月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主体文化。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的龙羊峡生态旅游度假景区,因为一座大型水电站的建成,而与黄河结下了不解之缘。时至今日,龙羊峡景区已经成为透视黄河文化,尤其是红色水利文化的一扇窗口。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十分关心黄河治理问题,提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龙羊峡水电站是中国建设的第二大水电站,是根治黄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枢纽工程,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自1987年首台发电机组运行以来,为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灌溉及缓解下游断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龙羊峡景区总经理程保明告诉记者:“龙羊峡景区是一个大景区的概念。我们围绕龙羊峡水电站、拉西瓦水电站以及周边地区,一共规划了19个景点,目前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4个景点分别为龙羊湖景区、黄河大峡谷景区、龙羊大峡谷景区、土林地质公园。整个景区计划投资16.5亿,目前已经投了5个多亿。”
依托龙羊峡水电站周边打造核心景观,赋予了景区厚重的文化内涵和持久的发展力。程保明说:“龙羊湖景区,是目前我们四个景区中游客量最大的地方。很多当年的水电建设者会带着子女回来看看,因为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这里。我们以当年的红色水利文化为基础,拓展了团建、党建、研学等项目,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欢迎。”
黄河大峡谷景区独特的地貌和原生态风光,也让很多游客流连忘返。“黄河大峡谷是黄河上游第一座最壮美最险峻的峡谷,峡谷里面非常窄,可以乘船在里面游览,峡谷里景色、水质非常好,天空中有金雕,水上有水鸟,来到这里的人,都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程保明告诉记者。
景区内生态环境的优良,往往是舍弃短期利益换来的。据程保明介绍,景区在开发过程中坚持不去破坏自然环境的和谐,不开发成游乐场那种赚快钱的形式,不做大的改动,尽量保持原貌。与此同时,多方面的加大投入,也提升了景区环境的品质。龙羊峡景区的卫生间,全部采用独立化粪池,因此污水流不到黄河里去。由于植被覆盖率低,龙羊峡景区还不断进行绿化工程的补植补造及完善工作。
为了让水面保持干净清洁,景区还会定期清理和打捞水面漂浮物。程保明说:“大坝附近垃圾较多,有些是由于雨水冲刷从山上带进来的,有些是上游冲下来的,为防止垃圾污染水质,景区安排船员每两天打捞一次,多的时候一次打捞七八十袋垃圾。”
程保明还透露,景区对于黄河上游的生态保护做了一个大的规划,在龙羊湖的北岸和西岸开始植树造林,整个总投入大概是3.58亿,准备用10年时间做好龙羊湖周边水土的保持工作。
“未来,龙羊峡景区将整合红色水利文化、民俗文化、体育文化,将文体旅三方面融合发展,朝着成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不断迈进。”程保明说。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用土石文化汇聚人类文明精华
青海天地人缘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是青海省龙头旅游企业,由其创建的贵德国家地质公园阿什贡七彩峰丛景区、黄河奇石苑景区将沉默的黄土和生硬的石头变成了演绎中国石文化和中国土文化的艺术殿堂,成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青藏高原地质文化的“活标本”,新冠肺炎疫情之前每年吸引200万游客到此“打卡”。
阿什贡七彩峰丛景区是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景区由十三个文化主题广场和七条色彩不同、造型各异的丹霞峡谷组成,尤其是女娲峡、千佛峡、七色土等都是世界上罕见的地质遗迹物和自然奇观。
“土是生命之本,万物靠土生长,人也不例外。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人就是土造的,人性和土性是相通的,人脉和土脉是相通的,有什么样的土就会有什么样的人脉,所以中国人喜欢讲水土,其实我讲的也是水土。”当与记者聊起土文化,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副会长、青海天地人缘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喇海青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一些参观过阿什贡七彩峰丛景区的游客也告诉记者,景区内的山体颜色多姿多彩,红、灰、青都有,他们特别喜欢在山体前拍照“打卡”留念。
黄河奇石苑景区是一座以巨型万年奇石和参天百年古树点缀而成的奇石公园。奇石苑将奇石观赏、生活情趣、做人之道以诗石结合的方法,用磅礴的黄河文化展示出华夏文明的风采。
“奇石苑景区是黄河流域最具规模、最有文化内涵的黄河奇石公园,也称得上青藏高原最具有文化魅力的私家园林。”喇海青说,“奇石苑景区主要是收藏黄河石,景区里的黄河石无论是规模、数量、美感,都是最独特的。在设计上,我们注重用哲学和艺术的思辨方式来体现石文化。”
喇海青认为,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的最大优势就是资源优势,“资源优势只要你保护好,它永远具有竞争力,别人不可复制。因为它是绝版资源,其它地方没有。”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在发展思路上,始终坚持生态第一。“首先,要保护好原生态,让生态显示出它本身的自然美,不要在最美的地方建房、修栈道,这些都是具有破坏性的。其次,要赋予景观文化内涵。土、石、水就是三个文化载体,往大了说就是土文明、石文明、水文明,甚至是地球的文明、人类的文明。最后,我们的景区的参观方式都是纯自然的,没有更多的商业性内容。”喇海青说。
喇海青从1998年开始投资开发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用了20多年时间,先后投入十几个亿,目前黄河月亮湾景区正在打造之中。在他看来:“这项事业本身就是投资大、收益慢,需要持续去做。只要让生态的美不被破坏掉,它永远有价值,永远值得人们来看。看的人多了,你的收入就起来了。”
“我把七彩峰丛景区叫做最美丹霞,黄河奇石苑景区叫做最美庄园,月亮湾景区叫做最美黄河。最美不是中国最美、青海最美,而是游客心中最美的东西。”喇海青说。
海南州:以生态美引领旅游发展
龙羊峡景区和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的快速发展只是海南州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海南州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为目标,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走出了一条生态崛起的康庄大道。
海南州文体旅游广电局市场宣传科科长拉周加告诉记者:“海南州自然旅游和人文旅游资源大都保持了较好的原始性和完整性,保留了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充满新奇感、神秘感和原始感,是开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探险旅游、宗教朝觐和民俗采风的理想胜地,这为高起点开发高原生态旅游,吸引中外旅游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接下来,海南州将积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在已有青海湖5A级景区的基础上,全力打造贵德、龙羊峡两个4A级景区并努力创评5A级景区。依托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打造以倒淌河“高原第一藏城”、黑马河“湖滨观日之城”为节点的青海湖南岸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健全市场化投融资运营体制机制,加强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努力把恰卜恰打造成区域性旅游集散地,把贵德打造成省内外知名的康养休闲度假新高地,把龙羊峡打造成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推动旅游精品线路提档升级。
海南州还将积极挖掘黄河传统文化底蕴,着力打造省级“黄河上游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依托黄河上游溯源之游,推进沿黄生态旅游带建设,重点抓好贵南“泽玛景区”、同德石藏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和宗日文化为主题的休闲观光长廊、兴海赛宗和唐蕃古道温泉段等景区景点建设,打造“宗日国家考古文化公园”,全力提升旅游景区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文旅融合发展“软实力”,力争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游客人次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