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旅游攻略首页 频道列表

苗寨里的新生活

2022-07-21 14:314510

    7月的贵州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湖山锦绣,峡谷壮美,“乌江源百里画廊”风光引来游客络绎不绝。靠山面水的化屋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几十栋黔西北特色民居错落有致,掩映在水雾中。

  清晨,村民赵玉学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制作黄粑、准备农家乐里的新鲜食材……“现在生活实现大变样,村里也越来越好了,真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再来化屋村看看。”开农家乐的村民赵玉学边做事边与记者交谈。

  土地贫瘠、房屋漏雨、水电不通、孩子读书不便,是赵玉学过去在老家麻窝寨的生活写照。2017年,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赵玉学一家同其他33户村民一起,告别了“与世隔绝”的麻窝寨,搬进了坐落在鸭池河岸边的新家——化屋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按每人25平方米的标准,赵玉学一家五口分得125平方米的两层小楼,新式卫生间、厨房、水电齐全,一家人拎包入住。

  一步跨千年,日子如蜜甜。“为了让村民搬得出、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村里立足实际,多措并举,帮助搬迁群众就业创业,保障收入来源。”化屋村党支部书记许蕾介绍,为解决搬迁后的群众收入问题,化屋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养殖、花卉种植等产业,吸纳安置点群众就近就业,同时鼓励搬迁村民通过创业、外出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

  在村里的帮助下,村民们各自找到了出路。赵玉学和妻子杨鹏英选择了外出打工;王光元则在家尝试养殖乌骨鸡,并开起了农家乐;绣娘杨文丽重拾苗家传统手艺,与村合作社合作开办苗绣车间,帮助在家绣娘用手中的针线,编织美好生活……有了稳定收入,村民们搬迁后的生活越过越好,化屋村发展向前大步迈进。

  2021年2月3日,农历牛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来到化屋村看望苗族乡亲,嘱咐大家要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把产业发展好,把乡村建设得更好。总书记的到来,让乌江源上的这个苗家小寨声名鹊起,大量游客涌入,推动当地旅游井喷式发展。

  “总书记详细了解我们家的生活情况,和我们一起包黄粑,祝福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甜美。”回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到家中的情景,赵玉学依旧难掩激动。春节过后,赵玉学选择留在家乡创业,他注册了“赵玉学黄粑”商标,将自家的住房改成了农家乐,自己开店当老板。“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我家黄粑每天能卖六七百元,加上农家乐收入一个月大概在一万元以上。”赵玉学说。

 

赵玉学(右)一家包黄粑。

  “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在化屋村,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苗绣,勉励大家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总书记的鼓励,让绣娘杨文丽更加坚定了发展好苗绣产业的信心。她组建专业设计团队,将传统苗绣与现代时尚相结合,设计出特色苗绣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深受游客喜爱,一年实现销售刺绣蜡染制品160万元,帮助当地60余名绣娘实现就业。“今年,政府帮忙协调,我们新建了加工车间,将化屋安置点内的车间做成产品展销间,专供游客观赏、购买苗绣产品。”杨文丽说,将加大创新力度,设计更多时尚的苗绣产品,带动车间绣娘增收,与大家一起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许蕾介绍,2021年,化屋村接待游客量超过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3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304元。依托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化屋村党支部积极作为,带领干部群众围绕乡村旅游、特色民宿、种植养殖、刺绣蜡染等大做文章,推动化屋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帮助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如今,更多外出务工的搬迁群众回到了村里,开办农家乐,与合作社抱团发展,在家门口实现增收,日子越过越好。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隔壁老王环游中国第二季:房车自驾海南,2021的冬天和爸妈一起冲浪跨年
Hi大家,我们是正在开着房车环游中国,跟祖国大好河山做邻居的隔壁老王一家~或许你是第一次知道我们,那我就代表我们一家三口先

0评论2022-10-212636

异域风情!新疆美女局长跳民族舞宣传家乡
近日,新疆阿克苏,沙雅县文旅局长热娜古丽·热合曼@热娜局长说沙雅 跳民族舞宣传家乡的视频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视频中,她衣

0评论2022-04-18678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祭天仪式
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悠悠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时间像是一位手工匠,在他的雕刻下,各个民族都有了自己特有模样。你对蒙古族了

0评论2022-01-07614

云南少数民族的十大特色大菜,既有汉族的技艺,又保留了民族特色
秦汉以来,汉民族不断地进入云南,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烹调技艺,与云南各民族朴实而古老的烹调方法相结合,使得滇菜的烹调技法更为

0评论2022-02-28593

三国水浒城|寻迹英雄武侠梦
写在前面的话“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旧日宫墙寻常巷陌是谁把英雄的故事一说再说”

0评论2022-10-21586

延吉十八时辰,孤独“美食家”的不孤独脚步
无论什么原因,我们终会相见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延吉这个地方的呢?仔细回想,或许是一两年前看一直追的美食旅游综艺里出现过

0评论2022-10-21585

哈尼族的风俗习惯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边疆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自称为哈尼、卡多、雅尼、碧约、布都、白宏等,绝大部分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红河与澜沧

0评论2022-09-29544

56个民族来历大全,服饰装扮,美到惊爆!
1、蒙古族 (měng gǔ zú)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2、回族 (huí zú)回族是回民

0评论2022-01-07539

遇见雅致好“食”光,养生又养心的城市酒店度假秘籍
写在旅途之前我们总是期待说走就走的旅行,却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这段非常时期,更能体会什么是能随时出发的快乐。最近几年,每年

0评论2022-10-21522

云南普洱:传统服饰工艺让民族文化在指尖传承
“这个做起来要有耐心,因为图案很精细,对工艺要求更高。”在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联珠镇者铁村勐簸组的文化活动室,云南省级非遗

0评论2022-07-21521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