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兴国县是著名的苏区模范县、红军县,也是中国烈士第一县和载入史册的将军县。历史上的兴国,曾经诞生出56名共和国开国将军,群星耀眼、誉满中华。而红色资源承载着一个个闪光的历史记忆,是重温党的辉煌历程、传播革命文化、培育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与此同时,兴国也曾是江西省25个贫困县之一,受山多田少的地理条件所限,大部分耕地都是分散梯田,利用成本较高,导致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发展产业难度大。
如何让红色基因成为振兴乡村的“引擎”,成为当地政府不断思考的课题。
2018年5月,碧桂园集团结对帮扶全国9省14县,在兴国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碧桂园兴国县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项目部宣告成立。2020年,兴国县已经全面脱贫。
近四年来,碧桂园集团立足当地的资源禀赋,依托集团产业优势,不仅为兴国县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资金、技术、市场、合作渠道等各项支持,挖掘扶持了花卉苗木、优质水稻、蜂蜜等多种产业,并且依托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精神,以红色旅游为基点,推动了多种业态的融合发展。
“用企业管理的理念来做乡村振兴。”碧桂园集团乡村振兴办公室人士总结说。同时,根据兴国红色老区的特点,集团特别设立了红军子弟奖学金、光华助学金、结对帮扶村小学等教育帮扶项目,以红色精神引领后人。
实践证明,这些尝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当地老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点赞。
红色旅游 传播革命文化
冯英是地道的兴国人,也是兴国县茶园乡红色旅游专线的打造者。2018年3月,她从广州回到家乡,站在秀丽的十八排山峰之上,再次被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红色文化打动了。
所谓的“十八排”,指的是一座位于泰和、兴国两县交界处的连绵起伏的山峰。这里面积大约3平方公里,海拔1176米,因上山须经过十八个横排而得名,山峰的北侧为泰和县水槎乡,南侧为兴国县茶园乡,登上十八排,兴泰两县跃然可见,这里森林覆盖率达95%,有“天然氧吧”之称。
江西省重点工程山地风电“能源谷”项目,也建在十八排的山脊上。不难想象,当项目完全建成后,十八排将成为集高山草甸风光、红色文化、风车景观于一体的旅游新去处。
思及种种,冯英暗暗下决心,要让风光秀丽、历史悠久的茶园十八排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为了深入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冯英前后50多次来到茶园乡,组织了十数拨考察团,多次邀请全国摄影师深入当地采风创作,精心规划多条旅游线路。2019年8月,人民网首页专栏刊发了摄影师在十八排拍摄的组图。
最终,冯英团队的努力赢得了茶园乡政府和碧桂园集团的大力支持。2019年,碧桂园集团在兴国县开展“星火计划系列游学活动”,联合冯英团队组织了共十三批次280余人的碧桂园员工、业主、合作单位人员走进兴国。大家登上十八排,通过“走红色线路、听特色党课、访乡村农户、购农特产品”,消费金额达到数十万,让村户吃上了“旅游饭”。
尤其是,当地的农家土蜂蜜一下子就成了“香饽饽”,直接售出数百斤。“谢谢你们,本来因为高速修路,我还打算一斤一斤带到街上去卖,现在一下卖掉这么多,还是直接上门来收,从没碰到过这样的好事。这让我继续专心养蜂的信心更加坚定。”张瑞样开心地说,仅每年10月的红色旅游季,张瑞样就能售出数千斤蜂蜜,增收超过三万元。
近期,冯英团队又紧跟时代,连续组织了十八排露营、十八排越野等活动,接待了数十个团近千人次,随着游客的增多,当地乡土特产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培养了一批农特产生产销售大户。实践证明,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红色旅游完全可以细分出多种关联产业,如满足住宿需求的民宿、满足饮食需求的小吃街和农家乐等,从而带动旅游产业链的各个节点业态实现共同繁荣。
教育传承 弘扬革命精神
作为典型的“两红”(乡退伍老红军、红军失散人员)后代,姚良涵现在不得不变身为超级奶爸,就为了把“四朵金花”抚养长大。
姚良涵生长在兴国县崇贤乡北胜村,他的太爷爷姚士龙从1929年开始参加革命,曾经是红三军团的排长。不幸的是,姚良涵的妻子早年病故,家中四个女娃都由他一手带大。“既当爸又当妈,生活确实不容易,但好在四个孩子孝顺争气,学习成绩也好,培养好她们,就是我的希望,她们就是我们的四朵金花。”姚良涵说。
在姚良涵的心里,读书是农村孩子唯一的出路。她们虽然是女孩子,但也要坚持读下去,谁说女子不如男呢?今年他家中的“四朵金花”,分别就读二、四、六年级,最小的仍在念幼儿园。水电安装的工作每月能给姚良涵带来2000元左右的收入,要供四个孩子读书,家庭经济非常紧张。
在了解情况后,碧桂园兴国县乡村振兴项目组决定对姚良涵进行帮扶,2018年开始为每位小孩发放助学金1000元,2019年姚良涵长女姚欣欣获得红军子弟奖学金二等奖3000元,同时其他三位女孩获得助学金4000元,这种资助一直延续到今年。
“孩子们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加上来有一万多元,几乎是我一年的收入了。战争年代,我的父辈是红军,在如今越发强大的中国,我希望四朵金花也成长为新时代的国家建设接班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姚良涵感动地说。
2019年4月,碧桂园集团向兴国县捐赠资金,用于支持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设立“碧桂园红军子弟奖学金”,每年都有75名学生获得资助,金额在2000元至8000元之间。
比如,正值花季的谢桂英为了缓解家中的经济压力,帮助照顾弟弟妹妹和母亲,不得不选择辍学,担当起家里“小妈妈”的角色。“辍学的那些年,桂英在忙完家里的家务农活之后,总喜欢去学校附近转。我知道她想上学,但是我们没办法,家里太穷了,供不起她读书。”谢桂英的父亲说。
针对此种情况,碧桂园帮扶团队将谢桂英列入红军子弟奖学金的评选名单里,使得这个成绩优秀的姑娘在2018年后每年均可获得助学款项。目前,谢桂英已经考入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开启了自己新的人生。
传承红色基因,率先振兴乡村,江西兴国正走出一条革命老区的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