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趣

扫一扫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朱虹:建议加快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2022-03-03 中国日报网4250
导读

全国人大代表朱虹:建议加快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在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我们需要乘势而上、接续奋斗,解决乡村精神文化相对贫乏的问题。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也是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振兴的思想动力。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乡村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效能显著提升、供给力日益加强、保障机制逐步健全等。但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相比,乡村文化建设仍相对薄弱,存在乡村公共文化财政投入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品质不高、乡村公共文化人才队伍流失严重、基层文化阵地效能偏低、文化品牌竞争力不强、设施建设与区域布局不均、公共文化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服务监督考核与保障机制有待优化等情况。


       为加快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1.加大乡村文化投入。各级财政部门要逐步加大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投入,确保乡村文化事业经费的预算增长不低于当年同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同时,加强对乡村文化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2.优化乡村文化服务。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深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中小学幼儿园、乡镇综合文化站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营造新型农村文化业态,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培养乡村文化人才。实施四个一批乡村文化人才振兴计划,即每年通过大专院校定向培养一批大学生,毕业后到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每年由县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招聘一批大学毕业生作为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分馆管理员;每年由乡镇评选一批当地乡贤文化能人,作为乡聘文化业务骨干补充进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年由市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组织一批城乡文化志愿者走进乡村。

       4.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没有乡村产业振兴就很难振兴乡村文化,同样没有乡村产业振兴也留不住乡村人才。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种养业、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等,实现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布局,让年轻人重新回农村,让城里人愿意来农村。


       5.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乡村文化旅游是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农村产业新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增长机制与方式,实现了乡村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创新,能够有效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农村发展、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融合发展水平,推动乡村旅游由观光经济向休闲度假、深度体验转型升级。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51djqu.com/news/show-47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2021 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