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西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西城区长城摄影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中国千年古塔摄影展在民族文化宫举行,300座分布在全国各地、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塔以摄影作品的形式走进公众视野。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古塔、保护古塔、了解古塔,北京工业大学摄影专业教师杨晓利率领的古塔摄影团队从1987年开始拍摄我国的古塔。在35年的拍摄过程中,他们详尽记录了3000余座古塔的海拔坐标、艺术风格、建造含义、历史背景,用摄影艺术呈现出古塔的风貌。本次展览重点展示具有千年历史的经典古塔300座。
这些古塔中,有在建筑形式、结构和装饰等方面融入少数民族文化特征的古塔;有以西安为起点,至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沿途的重要古塔,串联起我国境内丝绸之路的地理和人文风貌;有具有文物性质、精美绝伦的供奉塔,有体现古代雕刻工匠深厚艺术修养的造像塔,还有颇具美学特征与研究价值的浮雕塔;更有以独特造型风格和高超建造技艺而独树一帜的辽代古塔。
北方多佛塔,南方多风水塔。展览选取的是具有千年历史的佛塔。佛塔源于印度,最初用来供奉舍利、经卷或法物。随着佛教的传入,佛塔也进入中国。伴随佛教的中国化,佛塔样式也逐渐由覆钵式塔变为亭阁式塔、楼阁式塔,又由楼阁式塔衍生出密檐式塔,形成多种中国样式的佛塔。“这些历史悠久的佛塔不仅承载了佛教的文化和历史,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情况,并展现出匠人在建筑、雕造、木工等方面的高超技艺。”杨晓利说。
现存最早的一座佛塔是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年)的嵩岳寺塔,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嵩岳寺原为宣武帝离宫,后改建为佛寺。佛寺虽被毁,但佛塔犹存。该塔为密檐塔的早期形态,平面呈十二边形。“嵩岳寺塔历经了1500多年风雨侵蚀,仍巍然屹立,很不容易,文保单位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嵩岳寺塔。”杨晓利说,在各地拍摄古塔时,看到不少年代久远的古塔只剩残垣,觉得特别遗憾。于是,在拍摄的同时,他也不断呼吁当地进行积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