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趣

扫一扫关注

玩转西安网红拍摄地——西安半坡博物馆

   2021-09-13 536

如果说永兴坊、大唐不夜城成为西安网红拍摄地,小编是一点都不奇怪的,但是为什么原本深沉安静的西安半坡博物馆成为新晋的网红拍摄地,竟一度超越了永兴坊,她的魅力到底何在,一起和小编找找答案吧。

一、西安半坡博物馆概述

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6700年—5600之间,经过先后5次考古发掘,发现了房屋遗址、圈栏、窖穴、陶窑、墓葬以及各种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等文物。

二、如何去?

地址:灞桥区半坡路155号
如何去:可坐公交15路/301路在半坡公交调度站下车,步行5分钟可至半坡博物馆,或者乘坐地铁1号线到半坡站下,步行10分钟左右便到博物馆

三、开放时间&门票

开放时间:8:00—18:00
门票:可直接至售票窗口购买,票价55元/人

四、博物馆文物推荐

1、半坡姑娘

进入大门,在花木掩映的庭院中间有一池碧水,水池中的石座上有一位姑娘,身穿麻裙,腕带陶环,手提尖底瓶,正蹲身汲水,她就是半坡姑娘。这样一个形象正如《诗经》中描述的“关关雎鸠,在和之州”,无论时代怎么变迁,人们的生活都是一样的,比如她蹲身汲水,手带陶环,可见对美的追求。

2、石铲石锄—开启农业进程

所在展厅:第一陈列室

石铲石锄是翻地的工具,半坡人尚处于锄耕农业时期。石铲石锄的发明,是基于半坡的男人们出去打猎,刚开始也许他们是用手或者身体与野兽搏斗,在搏斗的过程中,正好手边有树枝,或者在被野兽袭击在地上的时候,倒下的那一刻,手边正好有一块石头,在半坡男人将石头扔向野兽的那一刻,他突然发现了石头的功能。于是有了后面一切石制品的发明。
当时从事农业生产的第一步是砍倒烧光,即在一片荒地上用石斧和砍砸器把树木和杂草砍到,待其干枯放火烧掉,同时将草木灰翻入地下,然后用石铲石锄翻地,疏松土壤,再用尖木棒等挖出一个个小坑,把种子播散下去,叫点穴下种。

3、尖底瓶—重心原理的巧妙利用

所在展厅:第一陈列室

尖底瓶是半坡人制作的最具特色的汲水工具。口小腹大,腹部两侧各有一陶耳,便于穿绳背挎和手提。汲水时,手提绳子把尖底瓶放到水面,这时瓶子是中空的,重心在瓶子上部,瓶子倾斜开始进水,注满水后,重心下移,瓶子就直立起来。

4、陶甑—人类最早利用蒸汽的例证

所在展厅:第一陈列室

半坡人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水蒸气可以将食物由生变熟,于是制作了陶甑,这时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范例,是个了不起的发明。西安的特色小吃“甑糕”就是用这种器具制作的。

5、人面鱼纹盆—神秘的图腾崇拜

所在展厅:第二陈列室

人面鱼纹盆是半坡彩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由人面和鱼组成,圆形的人面上有清晰的眼、耳、口、鼻等五官形象。眼用直线表示,似眯着眼,鼻子像倒立的“T”字,口大张着,嘴角各衔一条鱼,双耳和头顶也用鱼或鱼纹代替,头顶上有锥形装饰,似为发髻,并横穿一个发笄之类的装饰。在要遥远的史前时期,这种图纹究竟代表什么呢?有人认为是图腾崇拜,有人认为是巫师面具,有的认为是水草鱼虫,那他到底代表什么呢?
答案是图腾崇拜,半坡人将鱼视作图腾,是因为鱼的多子多产,鱼强盛的生命力给予半坡人生存上的帮助,半坡人希望自己永远有吃的,且子子孙孙无穷尽,所以把鱼奉为自己的神灵。

人面鱼纹盆是半坡彩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由人面和鱼组成,圆形的人面上有清晰的眼、耳、口、鼻等五官形象。眼用直线表示,似眯着眼,鼻子像倒立的“T”字,口大张着,嘴角各衔一条鱼,双耳和头顶也用鱼或鱼纹代替,头顶上有锥形装饰,似为发髻,并横穿一个发笄之类的装饰。在要遥远的史前时期,这种图纹究竟代表什么呢?有人认为是图腾崇拜,有人认为是巫师面具,有的认为是水草鱼虫,那他到底代表什么呢?
答案是图腾崇拜,半坡人将鱼视作图腾,是因为鱼的多子多产,鱼强盛的生命力给予半坡人生存上的帮助,半坡人希望自己永远有吃的,且子子孙孙无穷尽,所以把鱼奉为自己的神灵。

6、陶环—中国首饰的起源

所在展厅:第二陈列室

在半坡博物馆可以看到很多石环、陶环、骨笄、兽牙,分别装饰于半坡人全身不同的部位,兽牙和蚌壳钻出孔,用绳子穿起来挂在颈部和腰部,大量的骨珠是围在腰间的,石环和陶环戴在手上或耳朵上。在半坡出土的1900多件装饰品中,陶环就有1100多个,有圆形、多角形、螺旋形等多种形态,可见无论时间怎么变化,人们对美的追求是一样的。

7、鱼钩——一直未变的发明

所在展厅:第一陈列室

这两枚鱼钩制作的非常精巧,它是用骨头角料磨制而成,上面带一个倒刺,这样钓上来的鱼很难逃脱。它看似简单,确是一个极富才智的创造,从此以后,几千年鱼钩的形状再未改变过。

这两枚鱼钩制作的非常精巧,它是用骨头角料磨制而成,上面带一个倒刺,这样钓上来的鱼很难逃脱。它看似简单,确是一个极富才智的创造,从此以后,几千年鱼钩的形状再未改变过。

8、葫芦瓶——保温杯的雏形

所在展厅:第二陈列室

葫芦瓶是以细泥制成,它为男人们外出狩猎时随身携带,相当于现在的保温杯。带流罐边沿上突出的部分称“流”,就是今天茶壶嘴的前身。

9、半坡村落

所在展厅:半坡遗址保护大厅

这是按照遗址重建的,小房子的门朝向中心大房子,体现了当时的氏族是一个团结向心的整体。小房子是氏族内成年女子的住所,她们晚上在这里接待氏族前来走婚的男子,并与之结成夫妻,开始一段时间的偶居生活,因此,半坡人的婚姻形态是对偶婚。大房子则是老人、儿童居住的地方,也是氏族举行集体聚会、商讨事务、举行氏族事会以及进行各种祭祀仪式的场所,相当于6000年前的大会堂。

10、小孩的瓮棺—灵魂观念的体现

所在展厅:半坡遗址保护大厅

小孩的瓮棺和家畜圈栏集中在居民区中心。半坡时期自然条件艰难,加之疾病流行,因而小孩的死亡率很高。半坡人相信死者是有灵魂的,加之父母对子女的眷恋之情,所以,通常家中有孩子过世,半坡人会用瓮棺装载孩子的尸体,将其墓葬在房屋附近,瓮棺上的小孔可能是供小孩灵魂出入的通道。

五、结语

如果你对史前文化感兴趣,可以说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你非去不可的一个景点,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史前半坡人生活过的遗迹和出土的各种用具。发现无论过去和现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样的。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相关旅游攻略
推荐旅游攻略
点击排行

(c)2021 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