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趣

扫一扫关注

六盘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考察地域文化 推动乡村振兴

   2021-09-02 中国凉都周刊3650
导读

贵州民族报讯(胡登旭) 连日来,六盘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振兴调研实践队在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牛场苗族彝族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当地独特深厚的地域传统文化,助推文化振兴。

贵州民族报讯(胡登旭) 连日来,六盘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振兴调研实践队在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牛场苗族彝族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当地独特深厚的地域传统文化,助推文化振兴。



牛场民族乡文化底蕴深厚,实践队首先走进苗族村落,了解苗族传统纺织工艺。实践队了解到,一整套纯手工苗族服装需要耗时两个月能完成,由于工序繁杂,耗时长,经济效益低,被很多人放弃;纺纱织布等工序有需要十足的耐心与技巧,现在的人们很难静下心来,当代年轻人会此类传统工艺的少之又少。据苗族老人阿妈回忆,她已经患有腰间盘突出八年之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长时间坐着纺织。耗时多,效益低,损健康等等,都会造成传统工艺流失。看到还有年轻人对纺织、蜡染等手工艺还感兴趣,阿妈的内心甚是激动。



实践队来到窗子洞,了解解放战争时期留下来的红色文化。窗子洞不光是一个险要天然洞穴,还是一个历经百余年精心构筑,内部具备挡墙工事、粮仓及住房的军事要塞,是解放解放时期的重要军事基地。



走进烈士陵园,实践队瞻仰当地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了解龙桥烈士陵园背后的革命故事。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实践队缅怀了在牛场民族乡悬崖峭壁上牺牲的8位烈士。那个年代,很多战士都年龄很小,都是班长副班长带领战士义无反顾冲锋在前。



“安居”碉楼是抗日战争胜利遗留的产物,是目前六盘水市唯一一座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性建筑物。由于以往常有人进去参观,造成文物破坏,现已用铁锁锁上,由专人管理。据相关人士介绍,此碉楼有一个地下水库,专用于惩罚罪人。



民主革命战争时期的人民英雄安健是孙中山先生大元帅府参赞,也是最早一批同盟会成员,病死于云南,他对反帝反封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践队参观了位于黔中村下官寨村民组的安健故居。安健故居选址十分讲究,是典型的坐北朝南,地形似太师椅子,宅院清幽,后来毁于战火,旧址上如今是几栋民居。



实践队走进尖岩村黄树林山寨,这个村寨有105户,有103个大学生,几乎每家一个大学生。当地百姓都说,家里宁愿吃得差一点、住得差一点也要省钱供孩子上学。村里修建了一座“状元亭”,还有百名大学生宣传栏,每当家里孩子不愿上学时,思想堕落时,看看宣传栏,到“状元亭”坐着吹吹风,又有了学习的动力。



了解传统文化之后,实践队来到牛场民族乡华康社区,这里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实践队员进入社区走访,小区环境优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党百年习近平主席讲话”等挂在文化宣传栏,每逢节日,社区都会组织大家一起过节,包粽子、吃月饼、贴春联……社区内设有试点课堂、公益课堂,周末的时候孩子们就在里面学习,有人看管,也有人教他们学习。搬迁至此的百姓能够过得安稳,生活、娱乐、孩子的教育各方面都有保障,体现乡村振兴工作的良好进展。



经过几天的实地了解,实践队发现牛场民族乡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但是,现在了解红色革命文化的人少了,会传统手工艺的年轻人也少了,这就需要乡政府开展全面统筹工作,要将当地的特色文化传承下去,实现文化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要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大力挖掘文化价值,提高百姓的文化自信。如何认识脚下这片土地,怎样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才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51djqu.com/news/show-8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2021 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