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淳祐元年,时任江西提举兼吉州知州江万里,见赣江中流的白鹭洲绿树点点、白羽飞飞,便在洲上构筑精舍,创办白鹭洲书院。白鹭洲书院与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并称江西三大书院。据统计,吉安市先后创建的书院多达 269 所。
城市因人而兴,人才因城而聚。长期以来,吉安一直没有一所市属大专院校,让这座以书院文化著称的文化名城多少有些遗憾。
2014 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职业教育被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年 9 月,吉安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成立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并正式对外招生,这也是吉安市唯一一所市属大专院校。
从吉安市委市政府着手筹建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便勇挑责任,高位切入,积极行动,全面支持校园建设。
2015 年,该行向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办理了 4 亿元基本建设贷款和 2.2 亿元融资租赁,支持其新校区建设。很快,赣江之滨、禾泸水旁,一所占地 1100 亩,建筑面积约 40 万平方米,投资总额 13 亿元的山水校园拔地而起。
2016 年,该行又投入 450 万元,支持学校 " 校园一卡通 " 系统项目建设,采用嫁接手机银行的模式,为学校教学、管理、公共服务提供一体化的现代信息服务,实现 " 一卡在手,走遍校园 "。
2021 年,该行再次投入 499 万元,对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的 " 校园一卡通 " 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通过微服务的形式,将一卡通系统、财务系统、教务系统、学工系统等环节上的各类服务进行整合,进一步提升校园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数字化校园。
筑巢引凤,柔性定制 "现代工匠 "实现三方共赢
" 崇文重教,人才辈出 " 是庐陵传统文化的显著特色,欧阳修、文天祥等都是庐陵先贤中的杰出代表。建设银行吉安市分行不断深化与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重塑庐陵 " 大儒云集 " 气象。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设置方面,紧密围绕本地产业发展、服务本地企业,开设了一批特色专业,成为当地招商引资的亮丽名片。
" 学校在寒暑假分批安排我们到公司实习,体验整个生产流程,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工程师,帮助我们把书本知识转化成实操能力,毕业后还可以和对口企业直接签约。" 正值暑假,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木林森学院的郭国强等 10 多名学生,在井冈山经开区木林森光电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的生产车间里进行实操训练。
可别小看这所去年 5 月才成立的木林森学院,它由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与木林森光电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坐落于井冈山经开区木林森产业园内,是 " 厂中校 " 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2020 年招生 400 余人,今年招生已突破 1000 人。
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木林森学院以 " 教授 + 技师 " 的培养模式,为学生在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上架起了一座融通的 " 高架桥 ",柔性定制 " 现代工匠 ",成功实现学生、企业、学校的三方共赢。
不管是在吉安职业技术学院软硬件建设方面,还是在学生助学贷款方面,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都全力以赴给予全方位的支持。不仅如此,在吉安电子信息首位产业三大百亿企业木林森、合力泰、立讯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也得到了该行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
正是得益于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从校园建设到人才培养,再到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目前,与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校企合作的企业数达 264 家,其中吉安本地企业达 203 家。开设订单班 85 个,订单班学生数 3714 人。
固巢留凤,优化人才环境,助企业留住人才
庐陵文化衰退的主要原因是革命时期的战乱,人口流失,生产受阻。城市的核心是产业,产业的核心是企业,企业的核心是人才。在城市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如何在培养好人才的同时留住人才,建设银行吉安分行和当地政府部门想了很多办法。
日前,建设银行在江西首笔住房租赁支持贷款正式投向吉安市井冈山经开区银庐陵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人才公寓项目,贷款额度 2 亿元,贷款期限为 20 年。
得知贷款获批的消息,该公司董事长吴健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利率比较低、期限比较长,让企业可以轻装上阵,全身心将人才公寓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 "。
该人才公寓项目位于吉安市井冈山经开区金鸡湖创新小镇,项目总用地面积约 55 亩,总建筑面积为 8.6 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人才公寓 446 套、幼儿园、配套公建用房、室外架空平台、地下停车场及配套设施。
吴健河介绍说,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投入重金打造人才公寓,吉安市亮出满满诚意:拿出宝贵的地段,用优质的配套服务,让天下英才近悦远来。通过大力推进人才公寓建设,打造精品工程,创造拴心留人的条件,形成人才集聚的 " 强磁场 ",为人才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让人才安心工作、让企业留住人才、让人才集聚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