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趣

扫一扫关注

走进山水徽州,探寻歙县那些鲜为人知的小众风景

   2022-07-14 567

歙县·徽州文化的发源地

大名 鼎鼎的 黄山 你一定听说过,那么古 徽州 的名号也一定耳熟能详, 黄山 市的 歙县 就是是 徽州 文化的发源地,早在秦朝年间就已经设置郡县,宋代年间成立 徽州 府, 歙县 是古 徽州 的经济文化中心,上次来 黄山 看到了山间最美的日落云海,这次决定在山下的 歙县 发掘一下小众的旅行目的地。

相比于人山人海的景区,可以不妨深入到 歙县 的小众乡村去走一走,感受一下最原汁原味的古 徽州 里充满乡土气息,把这里的小村庄比作世外 桃源 一点都不为过,当我清晨在云雾缭绕中走进阳产土楼,那胜似仙境的美景和充满生活气息的古朴村庄,让我很难不爱上这里。 歙县 的古村落散发着不同于常规景区的魅力,它们遍布在山野田间的村落,可以真正的体会到马头墙下充满徽式建筑风格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

歙县 的景色不仅仅有令人着迷的古村落,还有像 新安 江山水画廊这样风光秀丽的自然风景,鲍家花园这样古时候大户人家的花园都让我一饱眼福, 歙县 的美景有她独有的风情,这些古朴的美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也许任何照片和文字的表述都会略显苍白,如果有你也可以像我一样走进 歙县 ,感受她独有的魅力。

万二村·徽州版的布达拉宫

要不是有一个当地的朋友带路,我可能发现万二村的时间还要不知道再往后推迟多久,光看到这个村的名字,我就问起了当地的朋友,“万一村”在哪里?实际上只有万二村,没有“万一”村,这座建在石头山寨上的万二村,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末期,原名王村,后汪姓迀入,在当时那个年代,一村肯定不容两个姓氏,于是改村名为”万二”村。

万二村

现在的村庄里基本上是看不见任何年轻人的,沧桑的老宅和坐在家门口乘凉的老人,让这本来就不大的村庄显得更加有岁月感,这里的民居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徽派建筑风格,沿着窄街小巷拾级而上,便能走到村子的最深处,地上青青葱葱的石板,也不知究竟过了多少个年头。

万二村

“万二村”有一个神奇的称号,被誉为 徽州 的布达拉宫,它和 西藏 的布宫一样,都是修建在陡峭的石头山上,从村口走到最高处可以领略不同的古 徽州 民居的风情,清一色的石板路蜿蜒的连接着每一家每一户,好似邻里之间感情的纽带,巧妙地连接着每个角落,走过一幢幢老屋,这些老房子好像在向我叙述着万二村曾经往事。

万二村

相比于 皖南 那些红到发紫的宏村和西递,万二村就好像遗世而独立的世外 桃源 ,没有什么游客,更多的是村子里原汁原味生活的模样,没有人山人海,没有拥挤的游客,村民也售卖那些随处可见的旅游纪念品,万二村这样原生态的 徽州 风情的古村,是我为之向往已久的世外 桃源 。

万二村

万二村

从村口望向村中,好似一条蜿蜒的“天梯”,道路两旁是古朴的徽派民居,错落有致的排列着,一幢挨着一幢耸立山间,青山作伴老宅可居,生活在这样的世外 桃源 中,自给自足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像我一样久居城市中的人大多数都会对这里无限向往。

万二村

村中最窄的小巷仅仅能够容一人通过,穿过一幢幢老房子,走过几乎不见居民的街巷,这里除了古老和略显沧桑,甚至有些萧条,没有任何的商业气息,几乎接近原始的村子,在现在这个年代真的是为数不多了。

万二村

万二村

万二村的这些老房子十分的有趣,无论是两层还是三层,都是小小的窗子,如果是现代人用这样的窗子一定会觉得难受,在古代,窗户是对女性接触外界与青春躁动的屏蔽,小型的窗户也可以防止盗贼潜入,再就是 徽州 的商人信奉“暗室生财” 所以你能看到的老房子窗户都是小小的一个。

万二村

村子里有很多已经荒废的老屋,可以看得出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了,即便这样也没有拆掉这些老房子,就连无人居住的老屋部分坍塌的残垣断壁,也是丝毫不动地保持着原始状态,让人体味到岁月静好的意境。

万二村

万二村

万二村

因为建在石头山上,所以这里几乎没有高墙大院,受地形的影响,这里诞生了许多因地制宜奇形怪状的徽式建筑,建筑的秩序依附于自然山水的脉络,使得万二村的建筑与自然更加协调。

万二村

万二村

村中随处可见生活的模样,案板上的那一根老黄瓜不知是谁的晚餐,水滴顺着总是关不紧的水龙头一滴一滴的落下,这些只有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才有的景象已经很难在看到了,今天恰逢天有小雨,空气中有绿叶和泥土的香味,用青砖砌就的民居,每一处都“土”得有味,每一处都是风景。

万二村

为什么说这里是 徽州 的布达拉宫,当我的航拍无人机升空后才恍然 大悟 ,我站在古道青石板上,俯视着石头山中的密集老屋,它们以青葱的大山为依靠,一栋又一栋的老房子紧紧的挨在一起,这种古老的韵味,让人感到似曾相识。

万二村

万二村从不是什么网红景点,也没有受到很多的游客追捧,他就这样默默的隐藏在山中,显得幽深宁静,。在这里我们可以享受山村的安宁,感受大自然最纯真的美好,感受 徽州 山区建筑的特色,探寻前人的不易与智慧结晶。

万二村

渔梁坝·世间唯有日落最温柔

渔梁坝是 徽州 新安 江上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在古时这里是徽商商贾船队往来的一个重要码头,堪称徽商“梦开始的地方”。但是现在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内河水路运输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虽然不再是重要的码头,但这里的日落美景,却是来 歙县 不可错过的景色。

渔梁坝

夕 阳西 下之时,便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柔的时刻,渔梁坝的日落渐渐的落在远处的山中,温柔的阳光洒在脸上,夕阳依然还是有些刺眼的光芒,把眼睛眯起来看着太阳一点点的落下,突然发现夕阳的早已温暖了整个渔梁坝,也许是我很久没有欣赏过日落的美景,我又有多久没有如此安静的看过夕阳,此时此刻我更愿意望着渐渐西沉的夕阳发着呆。

渔梁坝

渔梁坝

渔梁坝旁有一条古街,悠长而曲折,可想而知这里应该就是曾经繁华的码头,走进古街踩着路中间的鹅卵石,街道两边都是老式的徽派建筑,依然没有过多的商业开发,基本上都是原住民在这里生活,古街中的各种店号、庄号依稀可辨,便可遥想渔梁坝最鼎盛的年代,这里店铺鳞次栉比,人流涌动的热闹景象一定比现在更加的热闹。

渔梁坝

这里的游人依旧很少,窄窄的古街上,几位老人聊着家常,安静的街道可以直接听到不远处渔梁坝上江水的声音,虽然这里没有曾经的辉煌,但渔梁村依然是一个美丽的古村,特别是夕 阳西 下时,整个天空都是淡淡的黄色,晚霞把她最温柔的光照在了这条古街上。

渔梁坝

渔梁坝

盛夏的骄阳似火,即使在黄昏时分也是十分的炎热,在渔梁坝戏水绝对是个好去处,只不过这几日 黄山 下了几场暴雨,原本清澈的 新安 江变的比较浑浊湍急,在岸边你可以看到跃跃欲试想要下水凉快凉快的游人,也有吃过晚饭后出来纳凉的老人,生活的气息加持了渔梁坝,渔梁坝也少不了这样的人间烟火气。

渔梁坝

渔梁坝

渔梁坝

江南 的小巷,恐怕大家记住的都是愁雨绵延,给我印象都是连绵的小鱼,朦胧而又幽深,渔梁余晖下的小巷深处,有马头墙的护佑,悠长静谧,却不失庄严,夕阳下这金色涂上粉墙黛瓦时。余晖,是一刹那的短暂,却使明朗素雅的马头墙退去了小桥流水的小家碧玉韵味,添上一抹苍远厚重的大气磅礴的惊艳。

渔梁坝

渔梁坝

渔梁村的马头墙在夕阳的照射下多了几分温柔的古朴韵味,每一块青砖在历史的时光中变得韵味十足,看着余晖渐渐落下,看着马头墙渐渐伟岸中带有一丝温柔,此情此景多么的具有诗情画意,远方的夕阳随着晚风越飘越远,天边的那一抹橘红也慢慢的褪下色去,夕阳就像渔梁坝的江水一样自由,很温柔但无法挽留。

渔梁坝

渔梁坝

一把鱼竿就能从白天到黑夜,渔梁坝的魅力吸引了太多的游人,孩童捡着岸边的石头,拿着小铲子在江边愉快的玩耍,听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击打着坝下的岩石,渔梁坝在群山中式那么的温柔,岸边古村宁静祥和,如果你和我一样来过渔梁坝,你也会像我一样爱上这里。

渔梁坝

渔梁坝

渔梁坝

渔梁坝

你是否还记得儿时盛夏的傍晚,家家户户不一样的炒菜香,小孩子们无忧无虑的奔跑在小巷子中,大人们匆匆忙忙的回家,这里质朴到让我感觉回到了童年的那个盛夏,沿江一色的木排店面、石板卵石路,加上岸边淳朴的村民,这里的生活气息让人回味无穷,仿佛穿越一般回到自己的童年时候。

渔梁坝

渔梁坝

阳产土楼·好似人间胜境

阳产土楼从建筑风格上显得与 徽州 那些建筑相比,显得非常的格格不入,阳产土楼无疑是很特殊的一种建筑风格,它更多的是泥土的黄色外墙,没有了粉墙黛瓦和高高的马头墙,与众不同却又十分养眼,清晨时候白色的云雾将连绵的山体掩住,透过薄薄的云雾看着眼前的土楼别是一番风味,群山环绕的云海之中显得如诗如画,土楼蜿蜒于翠绿的大山之中,旖旎在壮美的云海里,这个充满原始美的小村落,俨然是一个云上村庄。

阳产土楼

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在 皖南 大山深处,这样小众的村落真的是数不胜数,坐落在群山之中的阳产村,那份拙朴却来得浑然天成,这里的规模比万二村要大的许多,地势也更加的开阔,土楼充满了岁月的痕迹,古老而又沧桑,最好是倾城下过雨后来,这样大概率可以看到薄雾笼罩着群山,傍晚十分山中人家飘出炊烟袅袅,看似平淡淳朴又寻常,却是最暖心的人间烟火气。

阳产土楼

阳产土楼相比于原始的村庄又略显一丝成熟,这里有几家民宿,闲下来的时候可以来大山深处住上一阵子,阳产又不至于过分原始,村子里的小店子都能够满足日常的生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清新空气,久居城市难免压抑,相对于城市这里便是世外 桃源 。

阳产土楼

阳产土楼

阳产土楼

起了个大早没有等到日出,山下是淅淅沥沥的小雨,走上阳产的山顶,一会晴一会雨,一会云海翻腾,一会浓郁弥漫,山里的天气就是这么多变,村子就会被层层叠叠的云雾缭绕,这里好似下一秒就有一位腾云驾雾的老者出现,阳产土楼似乎就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阳产土楼

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是端庄大气的,无论是建筑样式或是生活形式都较为朴素简约,所以阳产土楼与我们常见细腻温婉的 安徽 形象,有着不小的差别。土楼和传统的徽派建筑比起来,要显得更加的可爱一些,眼前这些土楼小小的窗户,长长的房檐,像不像一张可爱的笑脸。

阳产土楼

阳产土楼

阳产土楼

云雾缭绕好似一派山间童话世界的景象,颜色亮丽的老屋,与周围茂密的林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与故事书中的山间秘境一样。高大的房屋与狭窄的过道围合形成的空间,给人一种奇妙的体验感。

阳产土楼

阳产土楼

土楼也许早已融入到了丛山峻岭当中,这些土黄色的房屋,和大山中的青葱翠绿已经融为一体,阳产土楼的整体造型也像极了一座山峰的样态,与环境显得特别和谐,尤其在清晨的时候,站在不远处的山坡上望向眼前的土楼,感觉整个村庄都融入到了大山当中,这种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感觉,让人感到非常震撼。

阳产土楼

阳产土楼

如果时间来得及我真的太想在土楼多住上几日,每天感受这里的日出与日落,在云海中腾云驾雾,一直向往这样古朴宁静空气清新的小众村子,渴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洗涤心灵,在这里也许可以遗忘城市的烦恼,放下一切净化心灵。

阳产土楼

雄村·宰相故里人才辈出

雄村是古 徽州 文化底蕴最丰厚的村子,虽然历代徽商的名号早已让天下闻名,但受程朱理学的影响,雄村的子子孙孙都会被要求步入书院,最后考取功名求取仕途。所以在深厚的文化影响下,雄村一共诞生了进土30名,中举者54人,官职高者做到了曾经的宰相,可谓人才济济,雄村这块山水宝风光旖旎,坐落在 新安 江畔,被青山所环抱,试想古时候在这样一处环境优雅的地方读书是一种多么幸福的事情。

雄村景区

雄村景区

雄村景区

雄村又被成为宰相故里,景区的大门口处屹立着曹振镛的雕像,这位宰相曾经在清朝嘉庆皇帝出巡时期,曹振镛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处理政务,代君处理朝政三月, 歙县 民间至今能听到“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无”这句俗谚。这位宰相乾隆时期高中进士,在三个皇帝在任期间做官,从政52年的京官,政绩颇多。

雄村景区

雄村不仅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景色更是美不胜收,进村蜿蜒的小路好似踏进了绿野仙踪,即使是炎热的夏日,强烈的阳光也被参天 大树 所遮挡,一旁的 新安 江带来的徐徐微风吹的人很是舒适,亭台楼宇间无一不在透露着这里的文化气息。

雄村景区

雄村景区

参差错落的马头墙,黑白相间的老房子,走进雄村忽然有一种穿越回古时的感觉,微风吹的树叶沙沙作响,仿佛下一秒就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在如此优雅的氛围中读书学习,淡然的置身于繁华和喧嚣之外,真正的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雄村景区

雄村景区

雄村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在岁月的浸染里,散发浓郁的沉香,漫步青石板路,抚摸斑驳的墙壁,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这条路走出过许多佳人才子,如果不是它们名垂青史,雄村也许不会如此的受人关注,更被称为宰相故里,雄村岁月的沧桑与文化的厚重,为 皖南 这些村庄增添了文化的深度。

雄村景区

雄村景区

雄村景区

雄村中的 竹山 书院,是曹氏的私人讲学的场所,它是 徽州 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书院,是清代 徽州 私家园林中仅存的一处,当年的那些达官贵人就是出自这所书院,这里曾经书声琅琅,或轻或重、或缓或疾,读书人在这里努力又赤诚地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难免触景生情,会想起自己美好的学生时代。

雄村景区

雄村景区

竹山 书院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私塾学校,深入其中你会发现,这里就是一个私家花园,桃花源里吟诗作赋,清 清河 水相依相伴,这种感觉好不自在。院子中那些高大的桂花树,距现在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因为曹家有一个明文规定,凡是中了举人、进士的都会在那个院子里面清旷轩栽种一棵桂花树,‌‌就是来表彰他。

雄村景区

雄村景区

雄村景区

又称“光分列爵坊”。它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也就是曹文埴京殿传胪后的第三年。坊上镌刻了曹氏家族自明成化年间首开进士曹祥,到刚刚金榜题名的曹文埴在内的所有进士、举人的芳名,是一次集体表彰活动。

雄村景区

披云山庄·丰厚底蕴的安徽菜

来了 歙县 怎么能不吃地道的徽菜,徽菜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历代名厨的辛勤创造,成为全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徽菜的烹调格外注意“三重”——“重油、重色、重火功”,这是徽菜的一大特色。咸香口味为主是徽菜的特色之一,也会用浓重的酱色来提起人们的食欲,这是徽菜“重色”这一特点的体现。

披云山庄

披云山庄

一只大砂锅热腾腾地端上来,里面还在滚沸,一层肉丸、一层腊肉、竹笋、一层油豆腐,点缀着一些蛋饺,紧底下是萝卜、青菜,这道菜名为一品锅,一品锅是徽菜中最典型的炖菜,采用文火慢炖,并不断淋浇汤汁,这道菜也是越炖越有味,越吃越起劲。

披云山庄

徽菜名菜最出名的要属腌臭鳜鱼,由于很久以前交通不便和对于食材没办法做到保鲜,所以为了防止鳜鱼变质,加盐腌制,没想到,到了之后鳜鱼还是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味道。后来慢慢的演变成徽菜中的佼佼者,成就了一番独特的风味。一条好的臭鳜鱼一定是蒜瓣状的,嫩滑不连骨,闻起来臭吃起来却很香。

披云山庄

“ 徽州 第一怪,豆腐长毛上等菜”,这句民间俗语说的便是一道徽菜毛豆腐。其实在腌制过程中的毛豆腐,是真的有一层厚厚的白毛,只不过端上餐桌的美味佳肴是经过煎炸过的成品,所以才看不到长长的白毛,外金内白的外观,口感脆软相间,尤其是豆腐里面更是软嫩可口。

披云山庄

徽州 烤饼是当地的一种特色小吃,刚出炉烧饼色泽金黄,吃起来酥脆爽口,油而不腻, 黄山 烧饼外皮酥松焦脆,层多但吃起来口感不厚重,里面的馅咸甜适中,梅干菜的香和猪肉的鲜融合在一起,入口回味无穷。

披云山庄

披云山庄

太白鱼头是 歙县 披云山庄招牌菜,鱼头取之于千岛湖的有机鱼,制作豆腐所用黄豆为 新安 江畔旁纯正的山水豆腐,最淳朴的烹饪方式往往能够成就最好的美味,这道菜和徽菜的重口味截然相反,清清白白的鱼汤,鲜嫩的鱼肉真的让人忍不住多喝两碗。

披云山庄

披云山庄

新安江山水画廊·景色斑斓惹人醉

一条 新安 江贯穿 黄山 歙县 ,盛夏时节的 新安 江两岸青山叠翠,乘坐游船游览 新安 江山水画廊是个很好的选择,碧绿的 新安 江倒影这一幢幢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清澈的江水格外的有诗情画意,整个 新安 江山画廊呈现出一幅优美动人的生态画卷。可以乘坐轮船或者是快艇来游览山水画廊的风光,偶尔会看到水面跃起的鱼儿,偶尔可见岸边村民的生活百态, 新安 江两旁的许多村子至今还保留着乘坐渔船外出的习惯,这也成了 新安 江上一大靓丽的风景线。

新安江山水画廊

山水画廊沿途秀丽的风光,不仅仅是青山绿水,两岸的生态人文环境非常好,徽派古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江水穿行而过,仲夏季节翠绿的颜色好似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曾经红极一时的徽商就是经过山水画廊这片水域,把 安徽 的商品售卖到江浙一带发家致富。

新安江山水画廊

新安江山水画廊

新安江山水画廊

游船停靠的山水画廊的第一站就九姓渔风,相传北宋年间二年,朝廷剿灭了歙州的方腊,最后一次捕捉了方、汪、高、李、张、程、周、叶、朱九个姓氏的老幼妇孺百余人,由韩世忠押解汴梁处治,韩世忠起怜悯之心,将九姓族人暗地释放,谎报船覆人亡,从此,九姓人靠水吃水,以打渔为生。九姓人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捕鱼活动,形成了九姓捕鱼的民风民俗。

新安江山水画廊

新安江山水画廊

“九姓捕鱼”已经演化成了 新安 江山水画廊的一个水上表演项目,展示着古老的捕鱼技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主船上还坐着韩世忠将军的塑像。渔民们展示着不同的捕鱼方法,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踏盆捕鱼,一个小小的浴盆就是一条简单的船,没有船桨,渔民一摇一晃的依靠自身的惯性把船摇到江中间再撒网捕鱼。

新安江山水画廊

新安江山水画廊

新安江山水画廊

新安江山水画廊

还有更简单的捕鱼方式,那就是依靠渔民养的鸬鹚,直接下水捕鱼,最精彩的当属鸬鹚捕鱼,鸬鹚在渔民的口令声中纷纷一头扎进 水里 ,我们静静的观察着鸬鹚的一举一动,生怕错过了捕鱼上来的那一瞬间,鸬鹚潜入水中没过多一会嘴里就叼着一条大鱼飞了上来。

新安江山水画廊

新安江山水画廊

新安江山水画廊

新安江山水画廊

新安江山水画廊

新安江山水画廊

新安 江山水画廊不仅仅是一个景区,这里更村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地方,偶尔可见江边垂钓的老者,即便是炎热的夏季,他们也在坚持着自己的喜爱, 新安 江融风俗文化之精华,孕育了 徽州 独有的文化,这是距离当代 中国 最短路程的古代文明,是中华文化中保留完整的一片天空。

新安江山水画廊

游船停靠的第二站是漳潭,走进红妆馆你能了解 徽州 世世代代婚礼嫁娶的礼仪变化,整个馆中弥漫着红色的浪漫气息,馆顶牵起数条红色帐幔,像是巨大的花轿轿顶,这里的展品多达数千件,完整的展现了古代大户人家出嫁娶亲气派的场景。其中有很多展品真的是闻所未闻,大至婚床衣橱,小到女红针箧,件件精缕细刻。

新安江山水画廊

红妆馆重现了古 徽州 的“婚嫁文化”,所谓“十里红妆”是旧时大族嫁女的场面,据说当年这些器具在新娘出嫁之日由人抬行,甚至于绵延数里,故称之为“十里红妆”

新安江山水画廊

新安江山水画廊

新安江山水画廊

最让人惊讶的就是当时的婚床,但从做工上来讲这就是一件不可复制的艺术品,从功能上来说,一个简单床涵盖了很多功能,有生活必须的马桶,也有带孩子的椅子,甚至吃饭都可以在这一套床内进行,可见当时古代社会女子的地位是多么低下,必须做到足不出户,才有了这么一套“爱的枷锁”

新安江山水画廊

当然红妆馆内最值得一看的当属“天下第一轿”,这个一台轿子需要足足16个人才能抬得动,四周有窗,绢画为幕,所有的立柱隔板均精雕细刻,好似一座移动的豪华宫殿,想必如果用这台轿子明媒正娶一定是极致的大户人家。

新安江山水画廊

新安江山水画廊

红妆馆的后院栽有一棵千年古 樟树 ,相传是汉代张良亲手栽下的,硕大参天的古 樟树 ,枝叶茂密,这课古 樟树 浓荫蔽日,满满的都是岁月的痕迹,很多枝干已经无法承受自身的重量了,必须要人为的加以保护。

新安江山水画廊

漳潭村的历史悠久,在古村里转一转看一看,身边的这些老建筑,眼里的风景似乎有了文化的加持,变的更加的有韵味,走在古村落的青石板上,两边的明清古建筑粉墙黛瓦,阳光洒在老屋上,一切都是美好的样子。

新安江山水画廊

新安江山水画廊

棠樾牌坊群·岁月中家族的丰碑

棠樾 牌坊群,是明清时期古 徽州 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棠樾 的七连座牌坊群,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要知道在古时候想要立一个牌坊必须名正言顺,而且必须得到批准,想必鲍氏家族一定在当时有一定非同常人的过人之处。牌坊是一种极具 中国 文化特色的建筑,七座高大牌坊连续排列,那宏大的阵势并不多见,尤其是像 棠樾 牌坊群这样,七座牌坊并排矗立尤其珍贵。

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

牌坊是中华特色建筑文化之一,它可以使表彰功勋,也可以世科举中举,或者是勤政为民,为人忠孝节义都是可以被后世立牌坊的,牌坊也昭示着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牌坊分为御制和自制,可以是皇帝给钱建造,也可以是经过批准自己花钱建造,徽派建筑的牌坊雕工精巧,看着这些流传下来的牌坊,想必这背后都是一些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吧。

棠樾牌坊群

在 棠樾 牌坊群你可以看到第一个女性的宗祠,因为古时候 徽州 人自古崇文重商,男人大多背井离乡,外出做官或经商,家里只有留守的妇女,清朝时期富甲一方的 棠樾 村大盐商鲍启运,为纪念 棠樾 村的妇女,破例为她们修建了“清懿堂”。

棠樾牌坊群

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时代,女性并没有地位,当然女性也不会进祠堂,早先女性祖先在祠堂里没有牌位,甚至在祭祀活动时她们连祠堂的大门都不能进入。惟独这“清懿堂”石破天惊地成为一个奇迹,女性不但可以入祠祭祀,共商女性大事,并立有女性祖先牌位,在我们这种历史后来者的角度来看,无疑是开创了历史的先河。

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

鲍家的这些后人有的是高中科举被立牌坊,也有的是从军抵御外敌被立牌坊,有惊天地的头等大事,也有平平淡淡感动天地的小事,这个从从明永乐十八年始建的慈孝里坊中的善好施坊,这背后有鲍灿事母,持续吮吸老母双脚血脓,终至痊愈的孝举,但无疑这些牌坊都诉说了一个家族的传奇。

棠樾牌坊群

鲍氏祠堂三进的祠堂共开五间,全部采用木质结构建造,你可以感受到这些老木屋沧桑的感觉,房屋的梁柱都是采用银杏木和 樟木 作为支撑,结构简洁明了,屋顶是徽派经典的石雕朴素 大方 ,既凸显了沉稳凝重的人文内涵,又极具浓厚的地方特色。

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

牌坊群两侧的农田让这些牌坊显得格外突兀,这七座牌坊的建造虽跨隔百年,但建筑风格都是保持着高都的一致,与周边的景色浑然一体。这个不大的村庄,出了许多代鲍家的人才,虽然曾经的赫赫威名早已不在,如今已化成一道道牌坊,见证其曾经的辉煌历史。

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


鲍家花园·盆景花园徽商故里

鲍家花园是 棠樾 牌坊群旁边一座私家花园,原为清朝时著名徽商鲍启运的私家花园,说他是花园真的不如说是公园,这里面真的是非常的大,步行需要走上一段时间,鲍家花园里面甚至有景区游览车,可见这座花园规模是多么宏大,鲍家花园坐落在举世无双的 棠樾 牌坊群边,以徽派盆景为主题,与 棠樾 牌坊群融为一体,是一个完整的徽商家族的传承。园内以山石盆景为主,花草树木盆景为辅,又分为很多个小园,每个园都有不同的风情。

歙县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

歙县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

相比于国内最出名的拙政园、 狮子 林等等,鲍家花园更显大气,这可能也符合徽派文化建筑的特色因地制宜,毕竟这里的空间相比于 苏州 城要开阔的很多,鲍家花园是一座集古典徽式和徽式盆栽于一体的园林艺术,也是全国最大的私人花园。

歙县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

歙县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

鲍家花园中可谓一步一景,精美的盆栽配上徽派建筑的马头墙,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有情调,这些珍稀的盆景也是非常珍贵的,至少这样的美景在城市里是很难见到,相比徽派建筑的那种恢弘大气的美,鲍家花园的美显得更加精致小巧。

歙县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

歙县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

鲍家花园中不仅有精致的盆景,也有 江南 人最爱的亭台楼榭小溪流水经过,这里不仅仅是鲍家的私家花园,也是 中国 园林的精华,来这里不仅仅是感受历史文化,也是一种重拾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将心在乡野间沉淀,将身体与田野风光融合,在阳光的沐浴下,感受着历史书写的美好画卷。

歙县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

歙县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

歙县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

歙县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

徽派盆景相传最早在南宋已经自成一派,到了明清时期已经达到了顶峰,虽然如今的是在战火中恢复重建的,但丝毫不影响它的精致,著名的徽派园林风格在鲍家花园里依旧深受人们的喜爱,我更愿意称鲍家花园为徽派园林的艺术博物馆。

歙县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

歙县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

歙县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

最大的盆景就属园内最深处的“江山如此多娇”。这里总能吸引无数的人前来打卡拍照,相对于盆景来说,20米的超长规模真的可以被称为一幅壮观的山水画了,细看盆景中又有无数个小景,有亭台楼宇,也有古树奇树,这幅江山如此多娇堪称为鲍家花园的镇园之宝。

歙县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

花园内的景色犹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美的让人感到惊讶,走进鲍家花园,犹如置身于一座盆景艺术博物馆。

歙县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

歙县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


宰相故里·地道徽菜

这家店在 歙县 号称是地道徽菜,咸香醇厚的徽菜是一大特色,徽菜中绝大部分都娴于烧炖,火攻独到的技法烹制出的成品汤汁醇厚且浓郁,我觉得徽菜是八大菜系里最下饭的美味,尤其是 皖南 黄山 这一带的餐厅,简直是我这种干饭人的最爱,每一道菜都是有着浓郁的汤汁,口味与咸鲜为主,配上香喷喷的大米饭,真的可以多吃两碗。

宰相故里

长陔三宝是这家店的一大特色,这是一道 徽州 的乡土美食,可以说是集乡村之精华,虽然只有火腿、笋干、豆腐角三味食材,但却包含了各种 徽州 人对乡村美食的热爱,长陔笋干相比于一般的笋,更加的有韧劲,吃起口感偏硬,火腿肉肥瘦相间,肥肉部分没有任何油腻的感觉,豆腐角作为长陔三宝里的点睛之笔,一口下去,包裹着的汤汁瞬间在口腔里爆开,整道菜的精华围绕着舌尖。

宰相故里

在 歙县 每一次下饭店,必点的菜品一定会有毛豆腐,油炸过的豆腐面面金黄,每一颗都是饱满挺妥,放入口中细细嚼之,除了酥脆的外皮,它居然比鲜豆腐的口感更佳绵密,细腻滑润的颗粒感游走在舌尖之上。

宰相故里

在我印象中的炒米粉,都是像 广东 干炒牛河一样的,只是各个省份略有不同而已,直到我遇见了 徽州 炒米粉, 徽州 炒米粉更准确的来说应该是米糊,它真的是米磨成了粉,口感比米糊更加粗糙一些,加上徽菜的调味方式,让这道米粉也十分的好吃。

宰相故里

宰相故里

包袱饺也是 歙县 的一大特色,别的地方的饺子皮都是圆形的,而包袱饺的皮却是正方形的,在故事后出门是必须要带包袱了,精明的 徽州 店家为临出门打拼的徽商,出门时有个好兆头,就效仿包袱用四方形面皮,裹上馅,包成形状类似于包袱的饺子,称包袱饺。

宰相故里

下馆子怎能不吃臭鳜鱼,这是徽菜中最有味道的一道菜,会有很多人把它和我们 湖南 的臭豆腐相提并论,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红烧的臭鳜鱼散发出纯正、特殊的咸香香味,肉质细腻,而且都是一大块一大块的,吃起来没有什么刺,口感非常的滑嫩。

宰相故里

安徽 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从地域上来说既有北 方城 市,也有典型的南 方城 市,当在 皖南 看到了四个大馒头的时候,想着 淮北 的饮食风格怎么跑到 皖南 来了?

宰相故里

宰相故里

宰相故里

徽州历史博物馆·了解这座城的前生今世

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读懂一座城市的文化,就应该逛逛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博物馆代表着一个地方和城市的深度和厚度,在这里可以了解 徽州 的独特人文和历史发展,通过详细的讲解和身临其境的感受 徽州 的历史文化故事,才能了解这里辉煌的过往。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走进 徽州 历史博物馆看到的这一幅巨大的浮雕就是古 徽州 的地图,这里面有耳熟能详的 黄山 ,也有像宏村西递这样的村庄,还有 歙县 的 徽州 古城,可见古 徽州 之大,绝不仅仅是一个 黄山 市。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徽州 历史上人才辈出,走入博物馆内,便能看到 徽州 的历史名人墙,那些曾经在历史的书本中留下身影的杰出人物都值得我们去敬仰,这里有教育家陶行知、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红顶商人胡雪岩,这些其实只是 徽州 历史名人的冰山一角。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古 徽州 的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墓葬的出土对 徽州 文明的起源有极重要的意义,如何发掘一个城市的文化根基和历史依据,墓葬的开采让那些土地中的文物重见天日,就是最好的方式。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展出的陶俑是古代胡人的造型。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在很早以前 徽州 也是开设官窑烧制陶器的,博物馆用模型还原的方法,展示了很久以前古 徽州 人烧制陶器瓷器的工艺。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巨大的沙盘和光影资料展示了古 徽州 曾经的辉煌, 徽州 古城曾经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只可惜泯灭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 徽州 历史博物馆通过巨大的沙盘和光影资料展示了 徽州 的过往,生动的影像让人仿佛穿越时光重回古城。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初登第,得意回,可以简单的理解高中进士,得意的回乡。旁边那些石碑上丰富的图案石刻,既有元代人的服饰、发型等,又有元代时期 徽州 的建筑风格,这几款不起眼的石碑上的雕刻,说明那个历史时期丰富的文化生活,足以说明古 徽州 当时的繁盛。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其中陈列在一个展厅的蓝釉瓷爵杯引得大家惊呼一片,该杯成色鲜艳,犹如蓝宝石,给人一种高贵典雅之美感,其实 徽州 最早也是开设官窑烧制陶瓷的,只不过最后没能在历史的长河留下浓重的一笔,成为了匆匆过客。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明妃墓中出土了众多金器和玉器,虽然过了几百年,但是品相依旧如新,巧夺天工的做工让人叹为观止,只是不知这位明妃究竟是何人,为何葬在古 徽州 的地界上。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王致和、张小泉这些品牌早已经家喻户晓,他们都是徽商的代表,张小泉明末 徽州 黟县 会昌 乡人自幼在以“三刀”闻名的 芜湖 学艺。小泉在父亲的悉心指教和实践中,也练就了一手制剪的好手艺,因而名噪一时。一些专业艺人如裁缝、锡匠、花匠等慕名前来定制剪刀。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徽州古城·历史车轮的见证者

徽州 古城,又名 歙县 古城,古城内文物古迹随处可见,犹如一座气势恢宏的历史博物馆,是 中国 现存的四大古城之一,古城分为内城、外廓,东西南北依旧保留了四个城门,此外还保留古城原始的瓮城,古街古巷变成了市民们最爱的商业街,也因此焕发了新的活力, 徽州 古城不仅仅是 安徽 地方历史与文化的代表,更是 中国 几千年封建历史社会的缩影。

徽州古城

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牌坊,四面八柱,合围成了一个口字形,雕饰镂刻尽显徽派建筑的精美细腻,大学士坊牌坊是难得一见的双重古牌坊,它历经里两个朝代几百年的风吹日晒依旧巍然屹立,承载着的历史沧桑是如此厚重。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夜晚的 徽州 古城更多了一丝韵味,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来来往往的游客在古城的巷子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美食,各种徽式的美味,在这条老街上应有尽有。走出阳和门就是 徽州 府衙,这里是古 徽州 最具符号意义的标志性建筑,看着府衙上斑驳的粉墙,仿佛都在向你诉说着那古老的 徽州 故事。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谯楼是古代夜间向人们报时的地方,打更的鼓声就是从谯楼传向四面八方的。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古建筑,就是当年 徽州 府的谯楼。它基本保持了木构清代风格,门阙为宋代风格。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走在 徽州 古城的小巷子里感受古 徽州 魅力,吃一口 徽州 烧饼,闻一闻毛豆腐,品味古 徽州 的味道。白墙黛的古香古色留香,马头墙下看古往今来,牌坊上的精细的砖雕井美如画,古城小巷的总是充满岁月的味道,踏着青石板在街巷中流连,抬头看马头墙黛瓦飞檐,这里的街巷都是徽式建筑的样板,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古 徽州 的起源。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龙凤徽菜楼·徽州古城最热闹的美食店

龙凤徽菜楼

古城豆腐干,甜咸适中很容易被忽略的一道小菜, 黄山 豆干是一道非常不错的小菜,当你穿梭在 黄山 的大街小巷,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方言吆喝:五城豆腐干,下粥下泡饭。乡音悦耳,那是味蕾的呼唤。

龙凤徽菜楼

石耳炒蛋 黄山 土菜的代表作,石耳是生长在悬崖峭壁的阴湿石缝中而得名,可以理解为长在 黄山 石头缝中的木耳,石耳和鸡蛋的结合就是将嫩滑做到了极致,是一道来 黄山 一定要尝尝的美味。

龙凤徽菜楼

龙凤徽菜楼

腊肉笋片,真的是没有一只笋可以在 安徽 长大,徽菜对于竹笋的热爱已经难以用言语来形容了,腊肉的咸香和油脂包裹着清香的竹笋,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简直是完美的搭配。

龙凤徽菜楼

龙凤徽菜楼

徽式酱排骨,感觉口味类似于红烧排骨和糖醋排骨之间,口味介于甜咸之间,这个度很难掌握,排骨色泽红润,肉酥汁浓咸中带甜,骨肉能轻松分离,排骨的汤汁用来拌饭堪称一绝。

龙凤徽菜楼

徽州天路·崇山峻岭波澜壮阔

在 徽州 茫茫群山中,一条条山路蜿蜒起伏,绵延伸向远方,这一条条山路,串联出一条连接 安徽 和 浙江 的 徽州 天路,犹如一条蛟龙,盘踞于群山峻岭之巅。经过拓宽修复,“ 徽州 天路”被称为 江南 版318公路,沿途所经过的山川村庄,每一个转弯都会是不同的风景。

徽州天路

海拔千米之上的 徽州 天路,每隔一段都修建了观景台,转过一个弯就是截然不同的风景,上一秒还是大山深处的村庄的美景,下一秒就是群山翠绿青葱的风貌,远眺着 那曲 折连绵的公路,在山巅弯来绕去的,还有远处那村庄的缕缕炊烟,这一幅美丽的画卷不胜收。

徽州天路

徽州天路

脚下是群山和大地,头顶则是蓝天与白云,车窗外是一片翠绿的森林,原生态的美景让人感到非常的舒适,盛夏季节开车行驶在 徽州 天路上,即使不开空调,也能感受到山间的凉爽,城市里待腻了就想到大自然中尽情的撒欢,我们这种城里人对乡村的向往是发自心底的。

徽州天路

徽州天路

那些蜿蜒在崇山峻岭间的迢迢山道,既是山地村民与外界建立联系的 通道 ,也是我们这种被钢筋水泥桎梏的城里人放飞心情,追求山地驾驶体验的向往, 徽州 天路虽不及川藏线情况复杂险恶,仍然需要小心驾驶,一百八十度的急弯在这里随处可见。

徽州天路

徽州天路

沿着 徽州 天路大概行驶了半个小时左右,沿途风光渐入佳境,漫山皆是一片翠绿的景象,山路蜿蜒处,偶尔可见一两户民居点缀在如碧波般荡漾的茫茫竹海中,好一幅静谧如世外 桃源 般的景象。

徽州天路

徽州天路

徽州天路

徽州天路

实用攻略

1.交通
想要到 歙县 旅行,首先是先要到 黄山 市, 黄山 市可以乘坐高铁到达 黄山 北站,出站口右转有公共交通大巴,可以直达 黄山 周边各个县。 黄山 机场距离 黄山 市区更近更方便,但是航班比较少,主要航线为 北京 、 上海 、 海口 、 温州 、 珠海 、 石家庄 、 厦门 、 广州 、 长沙 、 青岛 等城市。
2.住宿
黄山 市周边的住宿都已经成熟,各个价位的酒店宾馆可以选择的有很多, 皖南 还有很多精品民宿,适合拍照打卡,一些古城古村子里面也有很多民宿客栈,物美价廉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3.天气
做好下雨准备,雨伞一定要常备,无论是下雨还是大太阳,你都用得上,春夏季一定要做好防晒,像我这次去 歙县 玩了几天,回来已经黑成了木炭。
4.伴手礼纪念品
出门一定要给亲朋好友准备一些伴手礼, 黄山 烧饼、毛峰茶、猴魁茶、 祁门 红茶、臭鳜鱼(塑封的)都是 黄山 的特产。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相关旅游攻略
推荐旅游攻略
点击排行

(c)2021 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