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趣

扫一扫关注

中国文字博物馆导览大全(一)·建筑特色

   2023-02-08 1186

华夏大地上博物馆众多,但以文字这一主题开设的专门博物馆则很罕见。华夏儿女每天都在与文字打交道,怎能不到中国文字博物馆学习一番?本篇一则为导览,一则也借文字博物馆分享中国文字发展的源流历史,同时铭记那些为我们的文字做出贡献的学者、大家。本系列分为数篇,请大家按照个人需要有选择性地阅读、参考。

中国文字博物馆

2001年4月20日,安阳市启动了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李克强批示同意文字博物馆建在安阳。之后几经波折鉴于殷墟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国务院批准"拟建的'河南中国文字博物馆'可更名为'中国文字博物馆'"。在一个非首都非省会非直辖市非现代发达地区建一个名为“中国XXX博物馆”,可见安阳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之大。在2007年11月29日,一期工程开工。2009年11月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

★★★建筑特色★★★

到任何城市或文化古迹,首先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建筑风格。远远望去,中国文字博物馆如同象形文字的“墉”字,主体建筑采用殷商时期的浮雕金顶,展现殷商宫殿“四阿重屋”的特征,不仅表现了中国文字文化内涵,也显示了文字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文字博物馆主体建筑

▲具有典型的殷商宫殿建筑风格。博物馆主体建筑前面,有一道清澈的泉水,碧蓝碧蓝的,好像曾在这里沐浴过。

所谓\"四阿重屋\"特征,是四坡顶、两重檐,即在四坡屋盖的檐下,再设一周保护夯土台基的防雨坡檐。

四阿重屋建筑模型

看这宏大建筑,可以想见当年殷商国力的昌盛与强大。

宫灯都是具青铜器的风格

持身份证自助取票处

从各个方向看,都让人感受到殷商建筑的大气恢弘

▲连装饰用的花盆都做成青铜簋的样子,可见该博物馆的建设何等用心。

▲殷商青铜器上常见的兽面纹、夔龙纹、象纹、蝉纹都作为很重要的装饰元素出现在博物馆建筑的各个地方。

博物馆外部建筑图解

▲博物馆区域最前方有两尊金黄色的“玄鸟”塑像。玄鸟是殷商的图腾,象征着甲骨文在这里发源。玄鸟纹在商代青铜器上随处可见。

为什么玄鸟是殷商的图腾呢?殷商祖先契的母亲简狄在郊外,因吞玄鸟之卵怀孕而生下商契。这就成为后人所谓玄鸟是商祖先这一传说的根据。夏朝末年,商的势力由黄河下游发展到中游,渗透到夏的统治地区,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开始向奴隶过渡。契之孙相土在位时,商的势力进一步发展,把附近的许多部落征服或纳在它的控制之下。约公元前16世纪,成汤灭夏建立了商朝。

▲商中晚期青铜器。玄鸟纹,也叫凤鸟纹是商代中晚期青铜器上最常见也最为尊崇的纹样。

▲博物馆外部最具特色的就是这个金文字体的“字坊”。“字坊”,它采用了金文中“字”的字形建造而成。

象形字典对“字”的解释。

象形字书画造形

“字”形牌坊图解

“字坊”

▲在通向主体馆的干道两侧是由28片铜质甲骨片组成的碑林,隐含了殷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元素——甲骨文和青铜器。

如果说博物馆外边是大气恢宏,那么进入博物馆后也不失让人赞叹之处。进入博物馆第一眼就能看到江泽民当年题写的馆名以及赫然在目的馆徽。

前厅

▲这是入馆参观的过渡空间。四周墙壁上的文字随机选自《康熙字典》,体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

博物馆的馆徽为红底金字的“字”

继续前行就进入序厅。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巨大的透光穹顶和四面浮雕。

序厅巨大的透光穹顶

序厅上面是圆拱形玻璃屋顶,即天圆,大厅方形,即地方。周围那些小灯则代表着星星。阳光照下,四面的浮雕上都是斑驳陆离的倩影,仿佛时空是痕迹,又好像是星宿座座。随着日光光线的转移,大厅里出现了时光流溯的景象。

▲站在序厅中央,展现在眼前是三幅巨大的浮雕,其实身后还有一块,只不过不像其他三块一样是落地浮雕,而是半部悬挂的样式,为了让出入口。

北面(进入序厅正对的即是)表现中国文字载体发展史

北面表现中国文字载体发展史。最上面的是史前陶文。往下依次是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最下方是书写在纸张上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反映了汉字从陶器刻画、甲骨契镂、到铸于铜、勒于石,最终发展到纸张书写的历程。

东面(右手边)浮雕墙

▲表现汉字字体演变的一个轮廓,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书法史的缩影。

南面浮雕墙(身后,非落地的那个即是)

南面浮雕表现的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安阳就是甲骨文的故乡。

▲西面浮雕集中表现各少数民族文字,选择的是主要少数民族的比较典型的吉祥话语。有蒙文、藏文、维文、壮文。还有一些现在不再使用的少数民族文字。

最下边那一行藏文的我认识:扎西德勒!

四块浮雕的内容浓缩了中国文字的概况,表现了中国文字的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如果凑近浮雕细看,浮雕旁边的天然石材有竖向的凹槽,远远看去,好似古代的竹简。黑白灰的颜色搭配也象征着中国的水墨书法。

光是解析下该博物馆复原的殷商恢弘的建筑以及精妙绝伦的文化设计就不禁让人叹为观止了。那么接下来进入馆内参观,我们还会学到哪些跟我们耳鬓厮磨的文字的渊源和历史呢?请看下篇《一片甲骨惊天下》!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相关旅游攻略
推荐旅游攻略
点击排行

(c)2021 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