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朋友在微信上发给我一篇关于顺德杏坛逢简水乡的介绍,有图有真相,看了很是心动,于是寻了个周五的空闲日子,和老公开车去游览了一番。
顺德杏坛镇素有“顺德周庄”之称,是岭南水乡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点考察的生态环境基地,大小特色古石桥和古祠堂近百座,河道纵横交错,尤其以逢简村最具水乡文化特色,有宋代的“巨济”、“明远”三孔石拱桥,有清康熙帝赐建的“金鳌桥”。杏坛逢简村至今仍保留着最纯朴的人文生活和水乡风情,而且最具历史价值的上述3座特色古石桥都集中于逢简。(摘自360百科)
进村前,照例要先到位于村口的村委会去报到一下下滴 ^_^
村委会对面有个公交车站,大概看了下站牌上的公交线路,好像只是覆盖了附近区域,从广州应该无法乘公交直接到这里的。
我们在村口的村委会附近看到停车场的指示牌,但是遍寻不见停车场。问过一位村民大妈才知道,这村里到处都可以停放车辆,你只管找个空地停车即可,即无人管理,也无人收费。
驶过进村遇到的第一座小桥后,我们就把车停在了一块已经停有几辆车的空地上,果然无人过问。
回头看看我们刚驶过的小桥,真的是一座“小”桥,桥身既短亦窄,不过小桥两侧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的,河边有人聊天、钓鱼,一派闲适幽静的水乡景象。
停放好我们的小狮子,我们就沿着附近的一条小巷进了村。
逢简村给我们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干净,尽管很多房屋看上去已很有些年头,有些残旧破败,但是夹杂在这些房屋之间的每一条小巷子都是干干净净的,而且很安静,大概周末来的话,人会多一些吧。
感觉我们所去过的广州周边的几个村落的建筑风格都差不多。一家一户的独门砖木结构小楼小院,楼与楼之间靠得很近,很像俗称的“握手楼”,让人想到了“亲密无间”这个词,大概这里的村民们应该就是这样相亲相爱地和平相处的吧。
村里到处都是我喜爱的那种小巷子。我总是觉得这些小巷子里应该包含和见证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条小巷,满目沧桑。
又看到了我喜欢的条石地面。凝重、沧桑、大气,有历史感!
很多村民盖起了新楼房,巷口停放着小汽车,显示出村民生活的富足。
老公说他特别喜欢这面用瓦片砌成的墙。
挺喜欢这张照片的层次感:左上角的绿叶,左下角的破屋、右侧的旧楼、后方露出的新楼一角、远处的白云蓝天.......
村里有几座祠堂,我们没有专门去寻,路过二三个拍了下来。
逢简村是一个被河水和绿树环绕的村庄,村里的房屋大部分都是傍水而建的。曾经的逢简村村民应该是以小船为主要交通工具,几乎每户人家临水的一侧都有一个小码头,如今走到哪儿都能看到已经弃用了的荒芜小码头,和散落在河面上的几只破旧的小船,印证和记载了这里曾经的热闹和喧嚣。
这里应该是游船码头。有人在这里招呼游客上船,我们没坐船,觉得这里的水和船都不够吸引人。
总算是看到有人坐船游河了。
河边的大榕树。
好一幅水乡风景画,远处是蓝天白云映衬下的漂亮小楼,近处是满池活蹦乱跳的肥鱼......
咱那执着的老公,非要拍一张鱼儿欢腾的照片!这满池的鱼儿肥的吖,直教人流口水......
村里的路牌也挺有特色。
村里到处都能看到形状各异、不同年代的小桥。
游客到逢简村必看的三座桥之一:明远桥
明远桥始建于宋朝宝庆年间(约公元1225年),红色砂岩结构。全长25.1米,顶宽4.6米。桥栏石板刻有各种图案,桥两边柱头雕有石狮子,桥面成斜坡形砌石级以利马车通行,是我国现存文献记录中最早的三孔石桥之一。(摘自360百科)
游客到逢简村必看的三座桥之二:巨济桥
游客到逢简村必看的三座桥之三:金鳌桥
金鳌桥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公元1700年),由清康熙年间的太子老师刘云汉所建,是一座以红色砂岩构筑的单孔拱桥。该桥是据康熙授意“尔亦可返乡建一桥”,故取禁宫内御花园水池中的“金熬玉栋”之名。四周的古榕、芭蕉、农舍与古桥相映成趣,颇有味道。(摘自360百科)
桥下有几个小男孩在河边玩耍,如今城里的孩子们已经没有了这种童趣,突然想起了新加坡河边那个小孩落水的雕像,似有异曲同工之趣。
金鳌桥旁边还有一座小桥,应该是近代的吧。所以桥边这户人家的小食店名为“双桥美食店”。
走近前去细看,原来这个美食店只卖芝麻糊,另免费送凉茶。他家的芝麻糊是店主自己亲手磨出来的,味道不错,且价格公道,3元钱一大碗。
老板是个热心健谈的人,和每个路过的游人都有说有笑的,还邀请我们进他家的小楼里去看了看呢,呵呵。
我这个从来不喜芝麻糊的人,也三五下就一碗芝麻糊下肚了。他家的芝麻糊里放了陈皮、生姜等,味道较一般的芝麻糊丰富。
吃了芝麻糊,顺着河边的条石小径再往里走,就到了村里最有名的刘公祠。
从刘公祠出来往回走,经过这家私厨饭店,也是卖芝麻糊的老板推荐的,我们在这里吃了午饭。
本来顺德美食是以河鲜为主的,但我因最近过敏,不敢吃任何的鱼虾蟹,只是点了三个家常菜,居然都没有让我们失望。
半只葱香鸡,肉嫩味香。
一笼糯香骨,上面散布着星星点点的小黄粒,以为是玉米,其实是去了皮的绿豆,和糯米饭一起吃,口感极好。排骨也十分香糯松软。
一份上汤辣椒叶(还是红薯叶,不记得了),菜很新鲜,味道也不错。我们把三盘菜吃了个精光。花了110多元。乡下地方这种价格倒是算不上太便宜。
最后店家还送了半打自制的西米糕。
看到这张宴会公告,觉得挺有趣儿的,拍了下来。村里办宴会,村民自愿报名参加,每桌480元应该不算贵,还邀请年过60岁的长者参加,应该是免费的了,好有人情味哟!而且看公告,宴会应该是露天的,从康公庙起,就这么一路沿街一桌一桌摆过去,男女老少,围桌而坐,喝酒猜拳,呼朋唤友,那情形应该是十分热闹壮观的了!
这只小狗狗是不是长得挺漂亮的?而且还听话,老公对它说,别动,让我们拍拍你,它就真的站那儿一动不动的,还抬起头让我们拍照,好乖哟!我们刚说拍好了,还没来得急说谢谢呢,人家就大摇大摆地走了,呵呵!
村里的小学校。孩子们能在家门口上学,真是挺幸福的。
上学路上的孩子。
路过......
网上介绍说村里的黄妈妈私房菜很有名,但是听说他家主要是做围餐,周末需要预定,菜式都是统一定好的,一般不招待散客也不能自己现场点菜。我们是离开前在一条小巷里无意中发现的,如果不认识路,恐怕还真不好找呢。
光是看他家的停车场就知道周末应该是一位难求的了。
饭店挺气派的,咋一看,还挺像广州流花湖公园里面的白宫呢。
总体感觉逢简村是个尚未商业化的村落,至今为止仍然保持了很淳朴的民风民情及生活方式,这一点很值得称道。我们在村里随意地闲逛了三个多钟头才离去。